4月8日,苏银理财表示:“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公司已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后续将充分发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贡献理财力量。”
当前,ETF已成为理财资金入市的重要抓手。
公募基金2024年报显示,多只银行理财产品跻身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2024年末前十名持有人之列。其中,宽基指数、红利低波动及央企主题ETF成为理财产品重点配置方向。
数据来源:各基金2024年年报制表:李静
涉及多家机构
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旗下产品在多只ETF 2024年末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亮相。
招银理财旗下产品现身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易方达中证红利低波动ETF等产品前十名持有人名单。其中“招银理财招智睿和稳健(安盈优选)360天持有1号混合类理财计划”以7.92%的持有比例成为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的第一大持有人,共持有806.23万份。此外,招银理财还广泛配置了红利低波动ETF、A50ETF、大数据ETF、化工ETF、机器人ETF等产品。
兴银理财旗下产品出现在建信沪深300红利ETF、房地产ETF、鹏扬中证500质量成长ETF、国泰中证全指家用电器ETF等产品前十大持有人之列。
除了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外,中邮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广银理财、吉林银行、大连银行、哈尔滨银行、江阴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等机构旗下理财产品也出现在部分ETF前十名持有人名单中,且多为固收类理财产品。
为何偏爱ETF?
当前,理财公司通过ETF积极参与权益市场,推动“固收+”产品线建设。在低利率环境下,此举既能增厚理财产品收益,又符合政策鼓励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导向。
“客户对理财产品收益回报的期待较高,但当前仅靠固收类资产难以实现,因此在政策鼓励理财资金入市的背景下,理财公司通过ETF积极参与权益市场,从而满足客户投资回报要求。”招银理财相关人士说。
相较于股票、主动权益类基金,ETF具有分散性、透明性、低成本和工具化特征,更契合理财公司服务稳健客群、交易便捷的诉求。
“ETF具备以下优势:一是ETF通过一揽子股票分散投资,能有效规避个股风险,更适合主打稳健的理财产品;二是ETF为场内交易,支持‘T+0’或‘T+1’,交易灵活,且ETF每日公开持仓组合,投资者可实时穿透底层资产;三是ETF严格跟踪指数,2020年以来股票型ETF的日均跟踪偏离度中位数仅约0.03%,年化跟踪误差约0.7%,整体跟踪效率较高,便于投资者控制整体组合的风格暴露。”上述招银理财人士说。
多方受益
当前,多家理财公司将ETF作为理财资金入市的重要抓手。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ETF行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总规模达到3.7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81%。其中股票ETF规模达到2.8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约占A股总市值的3%。
在市场扩容的同时,ETF创新也在持续深化。“ETF产品线丰富,可支持多元化、多主题的权益投资策略。当前,ETF已形成宽基、行业、主题、跨境等多元矩阵,且近年来产品的创新探索和多元化发展较为积极,指增、Smart Beta、QDII等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可灵活对接理财客群需求。”招银理财表示。
去年12月,兴银理财通过旗下理财产品成功落地理财公司首笔场内ETF期权直投业务。“ETF期权兼具风险对冲与收益增强双重功能,还能帮助优化单一策略、构建多元组合。”兴银理财表示。
业内人士预计,理财资金持续流入将有助于提升ETF市场的流动性、交易效率,同时推动ETF市场持续扩容,进而带动产品端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