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监督热线:0898-66763478
×
两融业务驱动业绩增长 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逾五成
发布时间: 2025-11-03
字号:

 随着上市券商2025年三季报披露收官,两融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融出资金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七成,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五成,显示信用业务成为推动券商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融出资金规模增逾七成

  前三季度,绝大多数上市券商利息净收入实现增长,其中两融利息收入的增加成为关键推动力。Choice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42家上市券商融出资金规模均较上年末实现增长,累计融出资金规模超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9%,较去年同期增长72.03%。

  头部券商表现尤为突出。国泰海通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融出资金规模位居前五,分别达到2385.58亿元、1917.09亿元、1697.76亿元、1365.48亿元和1325.11亿元。其中,国泰海通融出资金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24.49%,显示合并后其信用业务扩张步伐迅猛。

  在利息净收入方面,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42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累计达339.06亿元,同比增长54.52%。国泰海通以52.08亿元位居榜首,同比增幅达232.51%;华泰证券中国银河分别录得32.70亿元和32.0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光大证券长江证券

  从同比增速看,长城证券国泰海通申万宏源等同比增幅均超过150%,其中长城证券实现了超30倍的增长。在前十名中,中小券商的身影并不少见,除了长城证券,还包括财达证券中原证券第一创业,反映出中小券商在信用业务领域的崛起。

  多家券商在公告中明确将利息净收入增长归于两融业务的贡献。国泰海通表示,“融资融券利息收入增加”是主因之一;浙商证券表示,利息净收入增加主要系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增加;国联民生坦言“新增并表子公司后业务规模扩大”带动收入增长。

  与此同时,华林证券国金证券等多家券商在解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时,表示“融出资金净流出同比大幅增加”是核心因素,从侧面印证了两融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

  业务扩张与风控并进

  当前两融市场的热度从数据中可见一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沪深北三市两融余额达24990.86亿元,自8月5日起已连续57个交易日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从参与主体看,9月两融新开户数量达20.54万户,同比增长超288%,创下年内月度新高。

  面对高涨的两融需求,多家券商今年以来调整信用业务布局。从规模上限来看,山西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华林证券招商证券相继上调了两融业务规模上限。其中,招商证券于10月30日宣布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由1500亿元大幅提升至2500亿元,创下年内上调额度纪录。

  与此同时,部分券商开始通过调整担保比例来控制风险。国金证券华林证券先后将除北交所以外的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举措既反映了信用业务需求旺盛、额度趋紧的现状,也体现了券商在业务扩张中对风险管理的重视。

  10月以来,亦有多家券商对部分融资融券标的的可充抵保证金折算率进行调整,主要表现为上调此前折算率较低或为零的个股至30%至70%区间。广发证券研报认为,券商通过折算率、保证金比例与担保比例三项核心参数实现动态风控,这种精细化运营有助于提高两融业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火热市场考验资产韧性

  尽管市场活跃度攀升,但整体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中证数据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两融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81.44%,远高于130%的平仓警戒线。从杠杆水平来看,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55%,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的比例为11.47%,均低于2015年峰值时期的4.7%和22.3%。

  从券商自身的风险控制指标来看,截至9月30日,在所有披露相关数据的上市券商中,融资(含融券)金额与净资本的比值均未触及4倍的预警线,大部分券商将该比值控制在1.5倍以下。这表明,尽管业务规模扩张迅速,券商整体的风险缓冲垫仍然较为充足。

  不过,随着融出资金规模持续扩大,券商资产负债表面临的信用风险敞口也随之增加。业内人士表示,两融业务的高度景气固然为券商带来可观收益,但也考验着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与资产质量管理水平。

  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赵然在研报中表示,传统券商业务依赖大量自有资本,需持续扩张资产负债表。但若仅将资金投入同质化的通道业务,例如单纯比拼谁的两融业务额度多、利率低,资本回报率难以提升。破局关键在于推动业务“由重转轻”:从依赖资本规模转向依靠专业能力,整合资源、主动经营风险,以风险管理实力获取稳定收益,减少对资本规模的依赖,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1-03 08:49:50